返回首页

日(rì)出(chū)而(ér)作(zuò)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3-10-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0月份,正值旅游旺季,游人如织。距离景区100多米处的东兴市万尾国防民兵哨所,副哨长刘华强与妻子杨富丽及哨所民兵开始一天的观察巡逻任务。

  万尾国防民兵哨所建于1980年,边境作战时,哨所民兵曾参与支前行动,多次立功受奖;和平年代,担负观察警戒、边境巡逻等任务,先后被表彰为先进国防民兵哨所、基层工作先进单位。

  刘华强出生在江平镇江龙村一个普通的京族家庭。沐浴在父辈保家卫国的荣光下,他自小就有当兵的念头,曾两次报名参军,都遗憾未能如愿。

  2003年6月,万尾国防民兵哨所招收民兵哨员。“民兵也是兵,当民兵也是尽义务。”得知消息后,刘华强随即报名当上民兵。后来,他因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副哨长。2006年1月,哨所改由女民兵值守,刘华强只好带着“退伍”的遗憾离开哨所。

  “那时正赶上边境经济大发展浪潮,每天到金滩游玩的人很多。”刘华强告诉记者,离开哨所后,他抓住边境旅游商机,在景区做起海鲜大排档生意。凭借稳定的客流和过硬的厨艺,刘华强把大排档经营得红红火火。

  生活日益富足,但哨所仍是刘华强的牵挂。2015年,上级决定,哨所再次改由男民兵值守。刘华强与妻子商量后,放弃年收益丰厚的大排档生意,向镇武装部表达了“二次入伍”的强烈意愿。经过严格选拔,时隔9年,刘华强再次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哨所。

  守着挣钱的“金饭碗”不要,却要去哨所过苦日子,不少亲朋好友不理解。“相对于经济账,更应该多算算国防账。我们京族儿女世代生活在边境地区,上哨所当民兵就是保卫家乡,我责无旁贷!”对此,刘华强有自己的坚持。

  哨所虽小,使命如山。再次走上哨位的刘华强每天与哨所民兵一起密切观察附近海域船只动向,巡逻查看国防设施,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风雨无阻。不仅如此,还竭尽所能为当地群众纾困解难。

  2020年8月,疾风骤雨袭击万尾,周边养殖户虾塘中的虾苗随时有被冲进大海的危险。刘华强和哨所民兵一起,帮助养殖户抢收虾笼、转运虾苗,连续奋战4个多小时,挽回经济损失。2021年8月17日晚上10点,一名游客在金滩游泳遇险。刘华强带着2名民兵火速赶到现场,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搜寻,最终将遇险者营救上岸。

  2017年,防城港军分区探索推行“夫妻哨”守边模式,杨富丽果断辞去工作递交“入伍”申请,成为刘华强的“战友”。“他守防,我守他。老刘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有事就知道往前冲,守在他身边我才放心。”杨富丽说。

  更令刘华强欣慰的是,两个儿子替他圆了从军梦。近两年,两兄弟相继走进军营,成为驰骋海疆的“浪花白”。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