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避而不谈这又是什么梗?

时间:2024-10-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4年10月8日,国庆长假归来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宽幅震荡态势,当日成交金额高达3.45万亿元,创下A股历史新高。

  在A股成交额创出历史天量的同时,融资融券交易(下称“两融交易”)中的融资资金余额也在迅速扩大,当天融资资金的买入金额更是高达4063.80亿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新纪录。

  两融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是全球金融市场较为普遍的信用交易制度。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我国两融交易制度正式启动以来,每轮上涨行情均伴随着融资余额的大幅增加(俗称“加杠杆”)。

  具体地看,2014年至2015年上证指数从1991.06点涨至5178.19点,最大涨幅为160.07%,其间融资余额从0.39万亿元增加至2.27万亿元,增幅为430.77%;

  2019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从2440.91点涨至3288.45点,最大涨幅为34.72%,其间融资余额从0.72万亿元增加至0.98万亿元,增幅为31.94%;

  2024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从2635.09点涨至3090.05点,最大涨幅为17.27%,其间融资余额从1.38万亿元增加至1.51万亿元,增幅为9.42%。

  但这次“9.24行情”有点例外。上证指数从9月18日的2689.70点涨至9月27日的3087.53点,涨幅为14.80%,期间融资余额从1.36万亿元增加至1.38万亿元,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显示“9.24行情”初期鲜有融资资金参与。

  但情况在9月30日出现了变化。当天融资资金买入金额2846.43亿元,偿还金额2387.08亿元,净买入金额459.35亿元,从而使得融资余额由1.38万亿元增加至1.43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846.43亿元的当天买入金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此前单天买入金额的最高纪录为2691.39亿元,在10年前大牛市期间的2015年5月28日创下。

  10月8日,上述历史纪录再度被刷新。数据显示,10月8日当天融资资金买入金额激增至4063.80亿元,偿还金额2988.94亿元,净买入金额1074.86亿元,从而使得融资余额增加至1.54万亿元。

  据记者的统计,在此次“9.24行情”行情启动之前,历史上融资资金单天买入金额超过2500亿元的情况仅出现6次,均集中于2015年的二季度。2015年二季度正处于大牛市的尾部,上证指数位于4000点上方,而融资余额亦处于历史高峰期的2万亿元左右。

  但现在,上证指数还在3700点下方徘徊,融资余额仅1.54万亿元,为何融资资金单天买入金额却能达到4063.80亿元之多?

  对此,深圳市照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研究员黄穗向记者表示,在融资资金单天买入金额激增的同时,当天偿还金额其实也在大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投资者对当前行情的信心仍然不足,为避免持股过夜更倾向于T+0操作,毕竟当天融资当天偿还可免收利息;二是原有的融资客离场,新的融资客进场。

  在消息面上,国庆长假期间,不少券商均出现了加班为投资者开户的情况。广发证券的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从国庆期间新开户的客户情况来看,年龄分布较为均衡,80后和90后依然是主力,但00后积极入市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展现了这一代人对市场的强烈兴趣。

  黄穗认为,从近期各地投资者新开户的踊跃情况来看,上述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更大:“当前的融资余额仅1.54万亿元,较2015年的高峰尚有一段距离,并不能因为当天买入金额刷新历史纪录就断言当前行情处于过热状态。”

  对此,广发证券投资顾问吴家祥表示,从基本面看,当前中国资产仍然处于被系统性低估的状态,此外,还面临着诸如居民部门积累大量超额储蓄并面临资产荒、相关经济提振政策即将出台、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外资追入中国资产等多重背景共振的良好预期。

  “此轮行情迭加了预期剧烈逆转和散户增量资金集中入场两个特征,脉冲式上涨以预期和资金面推动为主,结合国庆期间仍有大量新增开户,短期内脉冲式的行情可能仍由散户等增量资金入场所主导。”吴家祥认为,随着指数快速拉升,A股第一轮普涨式的指数级行情亦可能进入尾声,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行情酝酿的时间节点,后续在一定的产业政策与内外因素配合下,部分板块将有望开启结构性牛市。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