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遇水反应剧烈,钙活性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下属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钢有限”)专家频频点头,一旁的湖北民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本集团”)董事长吕文龙笑容灿烂。
半年前,吕文龙还是一筹莫展,“经营压力大,我们想找大企业合作,奈何没有门路。”吕文龙在湖北黄冈市举办的“企业问需座谈会”上道出苦恼。
“像这样订单不足、产能释放不够的企业,全市还有不少。”黄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兴芳了解到。
怎么办?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统筹发力,以改革的思维服务实体经济——供需“手拉手”,政府“牵红线”。
“这家企业讲诚信,产品性能好;工厂毗邻港口,运输成本低……”当着武钢有限有关负责人的面,李兴芳对民本集团的优势如数家珍。
“行!我们去看看。”合作诚意敲开了商谈大门。9月,武钢有限采购、炼钢、质检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考察团,前往民本集团实地调研。
“企业升级了尾矿固液分离及废水循环系统,2022年还投资3.8亿元完成回转窑技术改造,延长了砂石产业链。”专家来现场,有底气的吕文龙一点不怵。
10月,对接产品指标等细节;11月,签订试用合同;12月初,传来好消息——“民本集团的氧化钙产品质优价廉,可助武钢有限降本增效”……来来回回,李兴芳为这笔订单前后跑了4趟。
过去靠改革转型,如今借改革解困。“这笔之前不敢想的大订单,着实帮着企业解了难。”吕文龙感慨。
自2024年8月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以来,黄冈市累计新增订单97.9亿元,预计2024年内可转化产值67亿元。
“不仅人要‘跑’,还要让数据‘跑’起来。”李兴芳介绍,黄冈围绕8个重点产业建设线上供应链管理平台,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