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讨亢浚灼凉违具体情况是什么?

时间:2025-01-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二是不理解作者的安排,那些梁山好汉中的大多数都是有罪之人,甚至可以说是穷凶极恶之人,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会落得凄惨的结局也并不会让人觉得意外,可为何武松明明是个英雄汉,最终的结局也不尽如人意呢?

  武松登场时其实也谈不上是意气风发,毕竟最初的他只是因为在老家犯了事而逃到柴进府上避难的落魄之人,加上还染了病,很是狼狈,甚至此时的他是有些自卑的。

  所以当宋江踢了他的火钳柄时,他还觉得宋江是来奚落他的,两人差点起了冲突,但狼狈的外表并不能掩盖这人身上的光芒。

  哪怕被武松的出言不逊冒犯了,宋江也难掩自己对武松的欣赏之情,说是: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武松后来的经历也果真不负宋江的高看,他在景阳冈徒手打虎的事迹传遍天下,打虎英雄就成了武松的专属标签,旁人见了他,都不免要夸赞几句。

  可以说武松后来的经历都算得上十分风光,他与人交手,几乎没怎么吃过亏,哪怕是面对那连打梁山十五名大将的没羽箭张清,武松也能全身而退,当真是如有神助一般。

  可到了故事的结尾,武松的这份神力消失了,他在征方腊的途中被那包道乙用飞剑斩断一臂,从此万念俱灰,别说什么武松单臂擒方腊,原着中可没有这个桥段,武松是断臂之后就再也没出手过了,就连宋江都将他视为废人。

  哪怕后来的他活到八十岁,那状态也只能用荒度残生来形容,此时的他就像是一头被拔了牙的猛虎,早已没了心气。

  所以一个英雄人物,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或许武松临死前才能想通,他错杀了一个人,也错放了一个人。

  说来潘金莲也确实是个可怜人,她之所以会变得放荡不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她被迫嫁给了武大郎。

  这一点,书中交代得很清楚: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馀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一个不愿屈从大户的女子,如何会变成浪荡之人?正是心伤透了,而武大郎又不愿休妻,潘金莲才被逼得做出后来那些事。

  当然不该,这世道还是有王法的,后来王婆被抓,就被处于剐刑,那结局如何不惨?也算得上是大快人心,同理,潘金莲作为亲手杀死武大郎的凶手,她被押送去官府,自然也会被处死,她的结局只会比王婆更惨,所以武松杀潘金莲的举动纯粹是多余的,属于是泄私愤,也等于是滥用私刑,他自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潘金莲只杀了武大郎一个人,而孙二娘呢?根据张青的说法,死在那女魔头手中的人只能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毕竟张青是这么说的:小人只此大树坡下剪径。忽一日,有个老儿挑担子过来。小人欺负他老,抢出去和他厮并。斗了二十馀合,被那老儿一匾担打翻。原来那老儿年纪小时专一剪径,因见小人手脚活便,带小人归去到城里,教了许多本事,又把这个女儿招赘小人做了女婿……只得依旧来此间盖些草屋,卖酒为生。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张青可没必要污蔑自己的妻子,从他的这番话来看,孙二娘不仅杀人如麻,甚至在杀人之后还会将那些人的尸体做成包子馅,这不比潘金莲恶毒千倍万倍吗?

  张青求情之后,武松只说了一句:我是斩头沥血的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阿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住。甚是冲撞了嫂子,休怪!

  武松哪里冒犯孙二娘了?不是孙二娘先要对他下毒手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张青夫妇后来待他十分客气,属于是吃人嘴短了。

  若说孙二娘杀的那些人中有武松的亲人,他还会这么做吗?显然,这是刀没劈刀他头上,他不知道痛,才放过了孙二娘这魔头。

  不该杀的杀了,该杀的没杀,不难看出,武松也不是个纯粹的好人,他只是个狠人而已,他也要为自己犯下的过错付出代价,他最终会落得如此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