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当高阶智驾在15万以下的车型普及开来,2025年迎来了真正的“智驾平权”时代。“无智能不造车”已经成为共识,车企背后的智驾供应商们是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根据报告显示,地平线当下处于高速增长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地平线%;毛利率从2023年的70.5%进一步增至77.3%。
2024年全年,地平线款车型定点,目前累计超过310款车型;全年交付产品290万套,目前累计交付770万套,交付规模位居国内第一。可以预见,2025年地平线万大关,成为国内首个量产突破千万级的智驾科技品牌。
这种加紧不仅要进一步提升收入规模,更需要早日实现正向的现金流——这是地平线接下来几年最重要的任务。
先来看收入构成,地平线的主营业务——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可以拆分成产品解决方案业务和授权及服务业务。
这非常符合之前余凯经常讲的:“地平线是软件算法公司中最懂硬件的,也是硬件公司中最懂软件的。”
但在科技行业内,往往结合硬件的公司,毛利率会被硬件“拖累”,但地平线居然走了一条相反的路。从硬件切入,但却有能力让软件的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地平线是怎么做到的呢?
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地平线%的市场份额取得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第一的位置。
地平线的“老搭档”,理想汽车AD Pro智驾系统将从地平线M。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预计搭载地平线系列;奇瑞的“猎鹰智驾”中的“猎鹰500”型号预计采用地平线M;吉利的“千里浩瀚”中的“H3”级别也将搭载地平线M。此外,还有长安、广汽等,几乎全部中国主要车企都会在主力产品中采用地平线的智驾方案。
“参考ADAS到高速NOA,(让智驾解决方案)提升了几倍的ASP,我们相信城区NOA普及也会带来进一步ASP增长。”余凯在财报后电话会提到。
于是我们看到,地平线在港股、禾赛科技在美股近期都双双爆发。背后支撑的逻辑,就是在智驾供应链中,谁能拿下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市场,谁就能在资本市场获得最大青睐。
例如在高阶智驾刚开始加速渗透的2024年,地平线就已经为车企们准备好了能通往城区高阶智驾的“预制菜”。2024年4月,地平线发布的HSD(Horizon 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就是一套很工整的端到端VLA(视觉 - 语言 - 行为)大模型智驾方案。HSD采用了深度思考和执行拆开的技术架构,使得合作方更容易能按照需求调试模型并获得想要的智驾效果。
工信部公布的 2024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L2 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为 55.7%。结合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华为、理想等)下半年的智能化加速布局,以及第三方机构(盖世汽车研究院)对全年渗透率增长的预测,全年数据或许将最终突破 65%。而2024年新能源新车的渗透率为47.6%,意味着中国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都在加速智驾上车的进程。
2026年总营收预计为52.6亿元。2025年的地平线,一如既往地与汽车产业链“共舞”。在智驾平权时代,人人都能用上智驾,需要像地平线一样做“最大公约数”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