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军改后13个集团军五大野战军保留哪些“家底”?

时间:2024-01-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55年到2017年变化很大:一野、华北军区部队,都保留着代表性王牌部队:第1集团军、65集团军;实力最强的四野,从11个军演变为5个集团军,三野从1955年的9个集团军演变为3个集团军。

  此外,还有秋收、广州等武装起义。建军之初,我军力量还很弱小:南昌起义2万余人保存800余人,秋收起义5000余人保存800余人,广州起义5000余人保存1200余人。

  经过8年全面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102万人。而在解放战争结束以后,我军总兵员达到了第一个高峰550万人,并整编为五大野战部队19个兵团70个军。

  这70个军有8个军一度隶属于各大军区建制:包括陕南的19军,胶东的32军,东北的50军,中南的55军,中原的58军,以及西北军区的独立1、2、3军。

  所以在1955年大授衔之前,70个军的番号压缩一半,六大军区只保留原五大野战部队的34个军。其中,一野压缩力度最大,7个军只保留一个第1军和3个师。

  二野10个军保留一半,王近山带出来的12军,陈赓129师386旅演变而来的13军、14军,在抗美援朝上甘岭一战成名的秦基伟15军,以及出身红一的16军。

  三野保留了9个军,在五大野战部队排名第二,分别是出身新四军的王牌部队20、21、22、23、24军,出身山东八路军的王牌部队26、27、28、31军。

  四野保留11个军,分别是“东野五虎”38、39、40、41、43军,后起之秀46、47军,起义部队50、55军,以及抗美援朝打出来的王牌42、54军。

  在全军大授衔之前,受益最大的华北军区部队10个军保留8个:徐向前一手打造出来的60军,晋察冀的老部队63、64、65、66、67、68军,以及绥远起义改编的69军。

  原先34个军大幅度压缩到24个集团军,裁撤最多的就是“御林军”华北军区部队,一下从8个军压缩到1根独苗65集团军,其余7个军在30年间先后被裁撤。

  华北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表现有所起伏,但是,在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华北军区的几个军表现不错,除了和四野部队有点差距,和三野、二野不相上下。

  昔日威风八面的“东北五虎”有4支得以保留,即“万岁军”38军,“东北虎王”39军,“旋风不对”40军,塔山英雄41军,唯独少了缺席抗美援朝的“铁军”43军。

  在这一轮大裁军中三野9个军仅仅少了22军,其余8个军都得以保留,即老新四军部队20、21、23、24集团军,已经老八路部队26、27、28和31集团军。

  在这一轮的大裁军中,五大野战部队唯一“原封不动”的还是刘邓二野老部队,除了15军改为我军唯一的空降军部队,其余4个军12、13、14、16军悉数加以集团化。

  一野、华北军区的代表是第1、65集团军,三野有3个集团军先后被裁撤,保留了20、21、26、27、31等5个集团军。

  我军的王牌部队经历了最后一轮大洗牌。这一次已经不是单纯的裁撤和保留,而是18个集团军的有序融合,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保留、裁撤了哪一个集团军。

  这样看来,建国初期的五大野战部队为主的集团军数量,大概可以分为:林总的老四野部队保留最多,有4个集团军;刘邓的二野紧随其后,有3个集团军和空降部队。

  再往后是陈毅粟裕的三野老部队,有3个集团军;彭总的一野老部队,建国初期就大量地方化转为建设兵团,保留至今的只有1个集团军;国家环境缓和以后,战争年代表现稍差的华北军区部队也大幅度裁撤,只保留1个集团军。

  林总的四野老部队,都是源自红一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的王牌,自始至终保留最多;二野和三野相比,红军和抗战时期更加辉煌,所以在历次大裁军中保留比例最高。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