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2.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并非意味着忽略悲剧和不公。它意味着你寻找做出进步的人,并帮助扩大那些进步。——比尔·盖茨
18.坏消息为什么是坏消息?因为人不愿意接受它,而是去回避它、对抗它,它就是坏消息。那什么是好消息呢?凡是确定的事儿,都可能变成好消息。——罗振宇
27.墙是禁止,门是准入。墙是人造的,门也是人开的。凡是能建墙的地方,就一定能开出一扇门来。——罗振宇
28.任何挡住你的东西,都可以是你创造和行动的舞台。推开大门,找到机会,迎接好消息。所以,凡墙皆是门。——罗振宇
10.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解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认知与现实生活发生断裂,在真实的生活中出现不真实感,就是“你亲历了一切,却如同一个旁观者”。你会感到一种荒唐感,一种旁观感。——吴晓波
11.如果你觉得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仅仅因为你一直在关注浪花和泡沫,其实,大海一直在那里,而你,就是大海的一部分。——吴晓波
14.我们永远最应该关注的,是用户。所有的竞争,应该是用户价值的竞争,而非价格的竞争。——柯洲
11.当企业氛围良好时,消耗减少,创造力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好氛围滋养好团队,好团队创造好成果,好成果引发好事态,好事态又引发好氛围。——柯洲
12.做一个乐观主义者并非意味着忽略悲剧和不公。它意味着你热情地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做出进步的人,并帮助扩大那些进步。 ——比尔·盖茨
17.信心很重要,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有信心,我们就会去投资、去消费,如果没有信心,我们就会躺平、彷徨、保守。——吴晓波
18.你没有办法用既定的战略,用原来的方式,找到一个对标物去“奋斗10年添个零”,你必须突破极限,站在陌生的战场上去“奋斗10年添个零”。——吴晓波
19.如果你找到一家对标企业,在它没有犯错误的前提下,你没有办法用对标企业的方式超越它。你必须放弃对标。——吴晓波
20.做生意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消费者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叫迎合者;第二种,打造一款产品,告诉消费者如何度过一生,去哪家餐厅用餐、选择何种冰箱、空调、洗衣机等,这类便是引领者。商业世界里这两种角色并存,但是能让消费者尖叫的,是那些引领者。——吴晓波
21.今天中国有很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满足了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相对于所有的赚钱机会和政策红利,中国企业家更需要的是“尊重”。——吴晓波
25.长期以来,各行各业都强化了营销,却忽略了服务,重点放在了客户的“卖”上,而不是客户的“用”上。中国商业,正在一步步走向服务思维。——柯洲
29.内卷,是因为我们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但是,与其疲于奔命地做“第一”,为什么不独树一帜地做“唯一”呢。我都做到“唯一”了,你还怎么和我争?——刘润
3.当一个人用自我证明的状态去做事情,而不是冲着这件事情能否做成,自己就成了这件事情的天花板。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不自信的时候,动力就会不足。——樊增光
4.从经营自己的安全感,走向经营大家的安全感;从思考自己的占有,走向思考全员的拥有;从追求经营的确定性,走向追求经营的可能性。一旦让全员当家作主,协同只为成果,自然全员个个都是高手。——柯洲
5.不是有什么,所以做什么,而是想什么,就围绕什么,就匹配什么,就做什么。人们的设限,是来源于认知观的局限。——柯洲
6.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不敢成为,成功来源于敢于成为的信念。如果人人都为成果为导向,这个氛围自然促进了创造,于是,结果就是团队和睦以及利润持续提升。——柯洲
7.一个人,只有通过第三视角保持自己的清明,从而去做利众人的事情,这样不仅成全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柯洲
8.满意更多是一个感受,当甲方看到你在关注他关注的,你在在意他在意的,当他看到了这些细节,就会形成他的满意点,这就会让客户安心。——柯洲
9.医疗患者要的不是药,而是健康。消费者并不研究保险产品和药物产品,而是在意保障和健康。——柯洲
10.所有的思考,一定是建立在一个维度上面,那就是时间,你是用一年的时间考虑,还是用五年的时间考虑,还用十年的时间考虑,这是完全不同的。——黄君阳
12.好的机制让人人向往。当上下级成为利润共同体,公司就不再是管控的角色,当基层成为主体,下一层的人员将会是上一层人员的服务对象,比如班长服务好一线员工、主管服务好班长、项目经理服务好主管,而这种管理模式不再是过去一级级搞权威、搞监管,内部的消耗越来越少。——柯洲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对你有用的话,可以在文章底部点一个“在看”,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