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评线】南海时评:“春日经济”让春天“颜值”变“产值”

时间:2025-02-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春日赏花、春日骑行、春茶采摘早春时节,神州大地生机勃发,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日氛围。

  花有约,春意浓。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全国各地陆续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日的美好。在春日美景带动下,约拍、服饰、化妆、文旅等产业加速发展,接棒“春节经济”的“春日经济”不断上新各种新玩法,持续更新消费场景,春日“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产值”,装点各行各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形成一幅“风景这边独好”的消费盛景,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了新动能。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业来。四川达州乌梅山村乌梅花次第开放,漫山遍野的乌梅花轻盈如纱,吸引游客前来观赏;重庆南川区大观镇梅华园里60余个品种的梅花次第绽放,让游客观赏到一幅幅梅开鸟舞的诗情画意图;广西桂林大岭山千亩李花集中盛开,满山遍野的李花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打卡连日来,全国多地春风吹开“百花园”,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徜徉花海漫步、游玩、拍照。令人赏心悦目的朵朵鲜花,一头牵动着消费市场的回暖,一头联结着产业振兴的希望。各地把吃、住、行、游、购全方位服务配套落实到位,持续完善公共设施,持续做好景点经营维护、餐饮消费、交通便利等细节工作,不断以良好的配套服务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需求,就能以花为媒不断提升“春日经济”的底色与成色。

  当然,发展“春日经济”不能局限在看花赏景上。从纵览春色、带妆拍照到“赏花+民俗”“赏花+展览”等跨界玩法,再到人与城联动,“春日美景+马拉松赛事”催热奔跑经济近年来,各地打造“春日+市集”“春日+夜游”“春日+体育”等融合业态,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消费体验,推动“流量”变“留量”。实践充分证明,遵循消费市场运行的季节规律,坚持“赏花+”发展模式,持续推陈出新,开拓消费新场景,不断满足消费者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就能推动春日经济更好地为文旅产业赋能添彩。各地要以花为媒、以景为媒,坚持消费场景融合和业态模式提升,融旅游、娱乐、体育、文化等为一体,让消费者赏春花、尝春鲜、买特产、看表演、赏非遗,推动文旅产业由景区游向全域游发展,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新鲜感、体验感,不断丰富春日经济内涵。

  也应看到,“春日经济”作为一种季节性消费行为,阶段性、周期性特征明显。面对转瞬即逝的“花季”,要将“春日经济”发展好,既要延长“春日经济”产业链,也要因地制宜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增强各地“春日经济”的辨识度。一方面,各地要深入挖掘春日经济在膳食文化、休闲康养、农耕体验、研学旅行等方面的价值,将“春日经济”与文化艺术、都市休闲、运动健康、乡村度假等业态有机相融,联动地摊经济、夜市经济、直播经济等特色消费元素,融入主题集市、房车露营、国风巡游、非遗展演等活动,形成跨界合作模式,更好地放大春日经济的综合效应。另一方面,各地要坚持“千村千面”,将春日游与当地地域特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景点联动、场景创新,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IP,避免同质化,不断提升竞争优势,推动“春日经济”美乡村、兴产业、富村民,成为持续绽放出绚丽光彩的“美丽经济”。

  热力十足的“春日经济”、热潮涌动的消费市场,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幸福满怀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把握消费规律,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因地制宜打造更多消费场景,做好、做强春日经济这篇大文章。(黄宗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