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他们很有辨识度,身着粗布衣服,脚蹬耐磨的解放鞋。其中有一个挑夫,与众不同,他穿蓝中山装,有与行当不相称的干净整洁。
或许那天他们生意冷淡,偶有人来,激发了他们的兴致。他们一个个报着价格,十五元、十元、八元……需要说明的是,多少元是他们上楼一次的价格。
最终我以十元的价格,与一看上去踏实厚道的挑夫谈妥了。我们房子的装修,是在那个挑夫的助力下完成的。
以后,遇到有人房子装修或搬运之类的苦力活,我都建议他去请桥头挑夫,他们是一种力量的存在,方便、实在。他们在现代化楼宇边缘等待,希冀一束光的照临。
每次经过桥头,我都要多看一眼他们。有活儿来了,他们就接活儿;没活儿,他们就坐在车上,打牌消遣。
离太阳最近,是他们夏天的状况;与北风最亲,是他们冬天的模样。他们的肌肤,经受太阳的暴晒,已泛起黑红色。
我看他们有一种熟悉的亲切之感。他们似我的父亲,一样的质朴、善良、本分。父亲对生活是没有过多需求的,吃饱穿暖,就足够了。
比如父亲做木匠,他一辈子就想着把木匠做好,没有其他杂念。事实也是如此,他的木匠活儿,在我们方圆几十里,是最出名的。
那些挑夫,似乎那桥头,就是为他们设立的,你什么时候去,他们都在。好像有一个无声的约定,一声招呼,他们就应一声:“来了!”
前几天,我认识了一个挑夫。交谈中,他透露,他就在城北桥头做挑夫。我问:“怎么样?生意好吗?”他说:“还好。”他对现状是满足的。满足感,就是幸福感。
重担一肩挑,需要这种担当的地方太多了:家庭的担当、婚姻的担当、事业的担当、道德的担当、正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