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宣判会上,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减刑、假释罪犯名单,依法对2025年第1期厦门监狱报请的129件减刑、假释案件作出宣判,117人获得减刑,其中39人经减刑于春节前刑满释放,另有10人获得假释出监继续接受社区矫正。
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副庭长陈丽英现场对该期减假案件情况进行公开点评,既指出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供服刑罪犯学习借鉴,以便更好地争取减刑、假释机会,早日获得新生,也向刑满释放人员提出要求,希望他们回归社会后,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努力开启新的人生。
宣判后,为保证本批10名假释人员由监内服刑向社区矫正有效衔接,平稳度过考验期,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厦门监狱另行专门对该10名假释人员召开了宣教会并与家属进行座谈,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审判人员对假释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并提醒家属进行有效监管。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心怀感恩珍惜机会。假释是落实宽严相济刑罚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提醒假释人员能获得假释机会不易,要懂得心怀感恩,感谢党与国家的政策,感谢监狱的改造与教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造成果,继续努力回归家庭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二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继续巩固改造成果。告知假释人员考验期内违规违法的后果,根据各假释人员的具体情况提醒他们一定要洁身自好,经受住考验,切勿重蹈覆辙。
三要积极接受社区矫正,通过考验回归社会。强调假释考验期应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并向假释人员及家属发放了2024年10月18日最新出台的《福建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办法(试行)》。
此外,鼓励假释人员积极参加社区的矫正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自食其力。
2024年全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厦门监狱呈报减刑、假释案件共计577件,“三类”减刑及假释案件公开开庭、提讯数74件,公开开庭率达100%,开庭审理的案件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旁听庭审率为100%。在这一年中经减刑获得刑满释放的有255人,获得假释有17人。
今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继续贯彻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切实做好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假释人员的法治教育工作,促进服刑人员更好地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