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关羽的自称时什么呢?

时间:2024-05-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们上阵杀敌时常常以响亮而霸气的自报家门展现个性。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时对曹操的回答“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让人印象深刻。张飞独守当阳桥时高呼“我乃燕人张翼德也”,凸显了豪迈之气。而关二爷关羽在这一环节表现得与众不同,要么默默挥刀斩敌,要么淡然自若地说出两个字:“关某”。这究竟缘于何原因呢?关羽曾自称过小将、关云长等,却从未像赵云、张飞那样高呼“某乃河东关云长!”这种表现背后涉及到关羽的性格、经历以及当时的情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羽因无法容忍恶霸横行而出手打抱不平,却在一次行动中不慎杀人,成为了杀人犯。为了躲避官府通缉,关羽被迫逃亡他乡,这让他的身份备受不便。如果他公开说出自己的姓和名,就有可能暴露其杀人犯的身份,引来官方通缉。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关羽选择以“关某”来自称,既不暴露姓名,又展现了其淡定从容的性格。

  关羽的“关某”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份的低调和深思熟虑。在逃亡的岁月里,关羽多次以平民身份为生,不张扬自己的身世,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可能觉得,在当前的情况下,不需要通过高呼家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行动胜于言辞。

  与赵云的豪爽、张飞的豁达不同,关羽的“关某”流露着一种含蓄和冷静。这种低调的表达方式,也正是关羽在逆境中保持沉稳和谨慎的体现。他的沉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坚守和自律。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中关羽以“关某”自报家门,既是对自己身份的隐瞒,也是对逆境中自我的坚守。这样的表现使得关羽形象更为复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