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生孩子,无非就是夫妻两个人,男方贡献精子,女方贡献卵子。当精子与卵子相结合的那一刻,一个新的小生命就诞生了。自此,他们就成为了爸爸和妈妈。
夫妻两口子什么时候生孩子年龄最佳?一直以来,说到最佳生育年龄,多是指女性,其实在临床医学上,男女双方都是存在最佳生育年龄的。
不可否认,在医学上,男女双方“最佳生育年龄”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超过“最佳生育年龄”,就会被医生“无情”的贴身上“高龄产妇”的标签。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女性在25-34岁之间生孩子,无论是自身出现孕期并发症或产后后遗症,还是胎儿出现异常的风险概率都是最低的。因此,35岁成了女性怀孕生子的临界线,一旦超过,都会认为是“高龄产妇”。
这一投票结果也得到了北京三院院长乔杰的赞同,在他看来,女性在22岁到28岁之间,都是生育的良好时机,孕育出健康孩子的概率更大。一旦超过35岁,女性因为卵巢功能的下降,生娃风险会陡然上升。
文文爸查询了很多关于“最佳生育年龄”的论文,就孕育胎儿的疾病风险、男性/女性自身的生育能力及其他因素考量,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就在22岁到30岁之间,男性则在25岁到35岁之间。
从生理角度来讲,男性跟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就已具备生育能力。然而,就算如此,此时也不是生娃的最佳年龄。
据相关统计数据发现,从2000年起,我国15岁到19岁的女性曾出现过早孕早育现象。细究生育风险,会发现过早生育,产妇跟胎儿出现异常的风险远高于25岁的生育风险。
男性也是如此,太年轻并不适合当父亲,从一项研究数据可看出,与25-29岁之间生孩子的男性相比,20岁之前父亲生下的孩子,发生异常的概率更高。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高龄女性怀孕是“高龄产妇”,高龄男性育娃,也是存在“高龄产父”的。生孩子说到底,无非就是想生时能怀得上,怀上后能够保得住,然后平安降生,这一点对“高龄产妇/产父”来说同样适用。
随着夫妻二人年龄的增长,夫妻双方身体机能下降,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会出现精液质量下降、浓度/活力不够;女性会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卵子质量不高,这些都会降低怀孕概率。
就像种花一样,虽然花籽种下后还能长出开花,但因花籽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直接反映在生孩子这件事儿上,就是怀孕的概率会逐年降低。
先说说女性,虽说在女性绝经之前,都有生孩子的可能,但女性从25岁开始,生育能力会以每年20%的速度下降;尤其是40岁以后的女性,怀孕能力仅25岁时的四分之一。
而男性,超过35岁之后,精子浓度与活力也是肉眼可见的下滑。下图是法国一位35的男性,在1989年-2005年间精子浓度的下降情况,1989年,他35岁,研究人员以此开始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浓度会逐渐下滑。
文文爸家邻居今年40岁,之前育有一女,上高中了;两口子在家觉得无聊,就想着再生一个,听说已经备孕1年多了,一直没有怀上。
文文爸查阅了很多医学资料,发现越来越多的观念认为,胎儿能否顺利出生,与男女双方都是有关系的。
同事老婆上个月生二胎了,但一家人都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孩子患有严重的唇腭裂。其实在怀孕产检时,医生就告知了他们,但他们想着生下来后可以做修复,因此还是坚持生下了孩子。
医生分析,孩子患唇腭裂可能与夫妻俩的年龄有关,毕竟两人都已经超过40岁了,都是“高龄产妇与高龄产父了”。
丹麦有一份关于唇腭裂的调查研究,发现父亲年龄偏大,与孩子唇裂与腭裂关系较大。当父亲年龄超过45岁后,孕妇出现孕期并发症、胎儿出现异常的概率会更高。
所以,随着夫妻二人年龄的增长,生育能力降低是不可逆的,男女双方都存在。如果夫妻二人打算生孩子,还是建议在“最佳生育年龄”期内,早点生。
老家一亲戚,备孕二胎多年,终于在41岁那年生下了儿子。分娩当天,她很努力的配合医生生产,但产程非常不顺利,疼痛如潮水般涌来,她依旧想坚持;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顺转剖,不料遭遇大出血,好在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
生孩子,随时夫妻两个人的事,而备孕、怀孕、生产大多还是女性一个人在承受着。考虑到孕期并发症以及胎儿的异常风险,产科医生建议,女性超过40岁,就别再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