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这个小县为何四年间GDP翻了一番

时间:2025-07-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新起点,再起航。今年第一季度,瓜州依旧动能强劲,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位列酒泉市第一。

  “无工不富。现在,工业对瓜州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了一半。没有强工业行动,这一切不可能发生。”瓜州县委书记曾柠豪一语道破制胜的“秘诀”。

  ——以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抢抓机遇、奋发进取,锚定强工业不动摇,推动工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最近,和其他地方一样,瓜州县也在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曾柠豪不由想起,5年前瓜州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当地很多干部听到这一目标任务,都大摇其头:“怎么算,都算不出来这账啊!”

  “最终,我们打了漂亮的一仗,GDP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曾柠豪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

  人口少,经济盘子也小。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酒泉7个县市区中,瓜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排行第5名。

  “瓜州的瓜不用夸。”因瓜得名的瓜州,盛产蜜瓜、西瓜,是“中国蜜瓜之乡”,也一直是个传统的农业县。

  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位于祁连山、马鬃山之间的疏勒河谷。因独特的“狭管效应”,被称为“世界风库”。

  前些年,在全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中,瓜州成为主战场,风电规模化开发拉开序幕。

  顺势而为、奋发进取。脚踮起来摘桃子!瓜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锚定强工业不动摇,以新能源产业为牵引,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刚进入瓜州县城,风车造型的路灯便扑面而来。那上面“让世界随风而动”的字眼,正是瓜州雄心勃勃的目标。

  “这是目前甘肃最大的风机叶片,长97米,风机塔筒也很高,有112米高,相当于30多层楼高。”瓜州县皓达风电有限公司工程师冯俊朋告诉我们,别看这里只有10台风机,却是目前甘肃省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

  来瓜州一展身手的不仅仅是浙江皓达公司。目前,华能、华电、大唐等34家风电头部企业抢滩瓜州,建起58座风电场。

  一片又一片的“风机森林”,让瓜州的风电装机目前突破了1200万千瓦,成为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

  有人算过一笔账,瓜州刮一天风,可发电1.4亿千瓦时,相当于4000万元产值。现在,瓜州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形成有力支撑。

  ——用好独特禀赋、产业优势,紧追“风口”、找准“接口”,在强工业行动中向新而行,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持续激发发展动能

  乘风而上!这座号称“世界风电之都”的小县,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体系,努力构建发、输、储、用、造一体发展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格局。

  这里是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外送通道的送端站——甘肃酒泉—湖南韶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祁连换流站。

  来自酒泉区域的澎湃绿电在这里汇集,经过换流升压,直送湖南韶山换流站。祁连换流站站长张蕙峰告诉我们,他们的电仅需0.0079秒,就能送到2300多公里外的湖南,堪比光速。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零时,祁韶直流工程从瓜州出发,累计输送电量已突破2000亿千瓦时。

  距离祁连换流站不远,正是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肃省唯一的配套调峰电源——甘肃电投集团常乐电厂。

  常乐电厂是甘肃省首个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项目,也是我国目前装机规模最大的百万千瓦级机组火力发电企业。

  中午时分,常乐电厂集控室大屏上,1号火电机组出力功率为40万千瓦。值班人员告诉我们,此时正是一天当中电厂机组发电最低的时段。从傍晚到第二天上午,风、光电弱的时候,他们便会“火力全开”。

  现在,常乐电厂正在快马加鞭,全力推进5号、6号机组的建设。今年年底,这两台机组就会投产发电。那时,常乐电厂将成为全国第一家同时装机6台10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发电企业,有力支撑河西新能源基地进一步加快绿电外送。

  同在桥湾,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这是全球首座“双塔一机”光热电站,也是国家首批“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

  “我们生产的储能设备,名字叫全钒液流储能装备,功能就是帮风光电场储能,让他们在用电低谷存电,用电高峰放电。通俗地说,就是为电网稳定提供‘超级充电宝’。”在瓜州县北大桥工业园区,寰泰工业(瓜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奎告诉记者。

  浙江寰泰集团在瓜州的这家公司是前年7月投产的。一投产,当年产值就达1.5亿元。李文奎告诉记者,这给了公司足够的信心。

  今年一过完年,该公司的二期项目便开建了。“6月底就能投产。你看,我们刚拿到了一个1.5亿元的订单。”李文奎兴奋地告诉记者。

  将在敦煌开采的钒矿石拉到这里,他们在瓜州打造起了全国首个全钒液流储能全产业链项目——从上游的矿石深加工,到中游电解液生产、储能装备制造,再到下游储能电站建设运营。“我们还在北大桥的戈壁滩上同步建起了两个各100兆瓦的风电场。一个是去年年底并网的,另一个是去年国庆节后开工建设的。”李文奎说。

  李文奎给我们分析说,除了看重瓜州的新能源资源外,还有交通优势。市场上,辐射河西走廊和新疆;资源上,靠近新疆。在这里生产,大大降低了产品运输成本。

  新疆在全国煤炭供应保障中作用突出。而瓜州是通往新疆的主要通道,是连接甘、新、青三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兰新铁路线,从东至西,贯通全境。

  兰新铁路线个火车站点。安北站,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最东的一个站点。而与安北站相邻的柳沟站,又归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

  将安北与柳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机遇,瓜州跳出“小圈子”,瞄准助力提升全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打造起了新的增长极——建设亿吨级国内重要煤炭储运保供基地。

  瓜州的静态储煤能力,如今已经达到了400万吨,形成了4000万吨的吞吐量,将来能达到1.2亿吨的吞吐量。

  煤源源不断地来了,甘肃智汇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也来了。与传统煤化工不同,他们以低阶煤热解为牵引,探索起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打造“煤电油气化”多联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目前,项目已进入试产阶段。

  说起与“绿电”的结合,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雍武有一套生动的循环实践:“我们以绿电为动能生产多晶硅‘绿色材料’,用‘绿色材料’制造光伏组件‘绿色设备’,再用‘绿色设备’生产‘绿电’。”

  就这样,宝丰公司在瓜州建成了全国首个大型“三绿”工厂——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实现了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优势互补、深度耦合,探索出一条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的“碳中和”科学路径。

  向“新”而行,驭风而舞,瓜州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一个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储产业集群正加力提速。

  在戈壁荒滩上,瓜州的一个个工业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的艰难曲折,透过建设者的讲述,在我们眼前愈发生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曾柠豪对记者说,紧密结合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瓜州县在强工业行动中,引导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干事业、一往无前促跨越。

  瓜州,以前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很多干部对工业领域的专业名词都很陌生。忽然间,涌来这么多工业项目,怎么办?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要抓紧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提升自我。”3年前,戴永亮从瓜州县住建局调到县工信局,担任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干了很多年供暖、供气工作的他,一下子接触到了工业领域,感觉压力很大。

  他分管的领域,恰好是上马瓜州煤炭保供基地项目这块。这在瓜州,是破天荒头一遭的事儿,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以前,县里的大部分项目,县发展改革委就批复了。但运煤专用线的规划,需跟铁路部门沟通,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县里审核,无疑容易一点。再说这类公路铁路联运的项目,以前谁都没干过,手续又复杂,还得和许多部门协调。”戴永亮告诉记者。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现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戴永亮说起瓜州煤炭保供基地规划很多细节来,头头是道:“土地咋拿下,手续怎么办?咱心里有一本账。”

  不光是像戴永亮这样的“生手”感觉到要抓学习、促提升,即使是在县能源局干了快十年,已经成长为县能源局局长的武宏伟,也深感“本领恐慌”:“县里的新能源项目多,这两年国家关于绿电、低碳等方面的政策又特别多,稍不注意学习,就跟不上了。”

  除了及时学习政策文件、挤出时间看相关书籍外,武宏伟还关注了200多个涉及这些领域的微信公众号。每天,一看到涉及这些方面的新政策、新知识,他就赶紧转到单位的微信群里,督促大家一道学习。唯有弥补能力素质的短板和弱项,才能更好地落实工作。

  瓜州新能源产业唱主角,在招商引资中,县能源局责无旁贷。这两年,武宏伟每年有200多天,都在外面招商引资。“要引来一个项目,提前得做大量工作。”武宏伟坦言,“促进项目落地,唯有落细落小。”

  除了动起来、跑上门以外,武宏伟和同事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譬如,我们帮企业算各种账,电力成本咋构成,怎样才能有钱赚?企业动心了,才会来瓜州。”

  引来的项目,也不能一落地就完事了。瓜州突出效能为王的导向,激励督促各级各方面优化服务,比进度、比进位,向高的攀、与快的赛。

  他们没有满足拥有我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新能源外送通道这一成绩。武宏伟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喜讯:瓜州谋划的西湖750千伏变电站,今年正式纳入国家电网专项规划,这又提升了新能源的外送能力。

  外送的风电,怎样进一步提高稳定性?甘肃首台50兆乏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现在在瓜州并网投运。这种特殊设备,功能就是助力电压稳定,保障输电通道安全运行。

  雍武所在的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碰到困难了,不论是和县领导沟通,还是和部门同志协调,对方第一反应总是:“别急,我们想办法!”

  “绝不是推推搡搡、应付了之。他们有那股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一定要抓住机会的劲头,真是非常感动。”这位在宁夏生活了大半辈子、快60岁的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别人问我,我总说自己是瓜州人。”

  “只要想干事,谁在这种状态下不会被感染?这就是甘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体现。所以,我总给员工说,瓜州都这么努力,我们企业更要干好!”雍武说。

  在甘肃瓜州宝丰硅材料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展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催人奋进。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