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新桥机场高速沿线新铺设的草皮绿意盎然,高铁沿线的老旧广场蜕变为街头游园、G206长丰段摊铺机轰鸣正为路面披上崭新“外衣”……仲夏时节,合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公路,正以“绣花功夫”推进路域环境整治。
驱车驶入机场高速,互通区新栽植的紫薇与草坪相映成趣,曾经杂乱的边坡被规整的草地覆盖,既扮靓了旅途,又赢得了司乘人员的赞誉。 “机场高速边环境变化大,种了不少树木花草,已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外地归来陈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这条“门户走廊”的美丽蝶变。
今年以来,针对机场高速这一重要的门户通道,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投入533万元实施绿化和路域环境专项提升,着力打造“一步一景”的沉浸式景观体验。
“互通区采用疏林草地设计,辅以景观组团和草花栽植;中分带以色叶乔木打造‘四季画廊’,天际线改造提升行车视野通透性。”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互通区绿色提升基本完工,中分带路域环境提升项目完成30%,计划年底全部完工。”
在推进高速公路品质提升中,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协调省交控集团合肥管理处、合肥新桥机场、合肥交控集团建立“专项治理+常态管养”机制。
高速养护单位在合肥绕城高速、京台高速、机场沿线等市域高速公路,实现“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精准养护,日均投入养护人员200余名、机械化清扫里程约130公里。同时,在市域高速公路按照“分类打造、有重点开展”的提升思路,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开展绿化品质提升行动。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管养单位一方面安排专人对高速公路绿化情况进行摸排;另一方面对机场高速等重点通道实施绿化景观提升,重点提高高速收费站出入口、互通立交以及中分带的绿化美化水平,致力实现‘开窗见绿、美不胜收’的出行体验。”
在金寨路与龙川路交口附近的宁蓉高铁沿线空旷地带,曾经垃圾遍地、开荒种地的乱象,取而代之的是绿色花园;在长丰县下塘镇,高铁沿线的烧饼广场将全新升级,升级为精品游园,淮南铁路线万平方米的荒地华丽变身为可以“席地而坐”的清新绿地……
当前,合肥铁路网络正由“米字型”向“时钟型”转变,总里程达到888.1公里,点多、线长、面广,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逐渐增多。
合肥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动市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双段长制全部建立健全和完善,铁路沿线环境治理工作重心逐步向属地街镇下移,全市156个涉铁沿线镇街明确了路地联络人,路地协同顺畅,信息互通共享,全力营造“畅、安、绿、美”的铁路风景线。
肥西县创新“无人机航拍+网格员踏勘”立体化巡查模式,建立“隐患分级分类”处理机制,深化“双段长+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隐患实时上传、智能分派、限时销号;
庐阳区“政警铁地”多部门联动搭建立体化宣传网络,6月在社区广场设置“护路知识擂台”,向铁路沿线单位开展《铁路沿线安全责任书》签订及警示教育,吸引3000余群众参与;蜀山区井冈镇将合福铁路十里庙段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大铁路沿线风险隐患巡查……
路地协同推动,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正从“独角戏”变“大合唱”,实现燕峰农场侵限隐患树木、高铁桥下乱堆乱放建筑材料、违规停车等“老大难”问题得以治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完成自查自改隐患问题280个,铁路部门排查隐患问题209个,隐患问题动态清零率为82.3%,剩余隐患问题正加速推进整改销号,“坐车赏景、依窗赏画”的出行愿景加速实现。
国省干线长丰段公路养护现场是一片火热景象,运输车、摊铺机、压路机等20多台机械设备和20多名技术工人正在进行沥青摊铺作业,盘旋上空的无人机正将施工画面实时回传,现场人员根据反馈动态调整施工区疏导方案,旁边铣刨机、雾炮车、环保型吸入式清扫设备协同作业,实现铣刨作业与扬尘控制同步进行。这番智慧养护场景,正是合肥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