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你们在聊啥?”楼道转角,看到两个孩子有说有笑,安徽援藏教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山南二高”)校长聂新凑上前询问。
“在说老家呢!”一个叫卓嘎的孩子有些紧张地回答。“快给我讲讲!”借着“老家”的话头,聂新自然地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卓嘎也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再从老家聊到学校,聂新对孩子情况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还发现了一些苗头性问题。
“咱们这样的情况多吗?”聂新问。“好像还挺多的吧,特别是高三……”卓嘎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怯意。
结束和孩子们的谈心,聂新回到办公室,叫来了高三年级组长,对今天了解的情况做了一番分析。两人决定再去找其他同学了解情况。经过几天的谈话分析,他们认为,学生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三年级。
聂新马上召集相关老师,就如何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开了一次会,商讨在全年级举办一系列心理讲座,并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分享经验。聂新还要求各班班主任打起十二分精神,更加用心观察学生状态,针对心理状态不太好的孩子,及时谈心谈话,帮助他们纾解压力。
这是聂新的第三次支教——2008年出发去四川松潘县、2020年前往新疆皮山县,2022年来到西藏山南。当组织询问起聂新是否愿意援藏,周围的人都以为他岁数大了不会答应。聂新却说:“几次支教,让我对边疆民族地区有了深厚感情,既然有机会,为什么不去呢?况且,作为一名党员,组织有需要,我责无旁贷。”
2022年8月,聂新一到学校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那时,聂校长和几乎每一名教师交流,尽快掌握学校情况。”山南二高教务处主任洛桑多吉说,“聂校长已经50多岁了,那时高原反应严重,我能明显看出他有些体力不支,很是虚弱。”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聂新发现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弱,由此明确地把抓基础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聂新对每个年级组的教师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一次次参与备课和教研,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工作。
身为数学老师,聂新参与数学教学的备课和教研最多。题目的设置、教学的安排,他都和教师们一点点细抠——既不能太难、脱离实际;也要根据年级水平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把内容学深、基础打牢。
作为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队长,他还安排安徽援藏教师与当地19名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帮助当地教师快速成长。
“重视基础,重视练习,安徽教师和本地教师一起磨课、一起出题。立足本地学生实际情况,我们组织编写了一系列课程资料和练习册。”聂新说。
通过安徽援藏资金,聂新还搭建起一套信息化校园系统。走进课堂,高三学生旦增卓玛正熟练地操作平板电脑。平板画面上,同步着教师演示的内容。“对一些需要动画演示、播放图片的课程,平板十分方便。”旦增卓玛说。不但如此,这套系统还能为学生匹配符合个人水平的练习题目。针对班级学生学情不同、成绩有参差的情况,学校设计了多套题目,可直接同步给相应水平的学生。
近两年来,在聂新带领下,山南二高教育教学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学生成绩明显提升。“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所做的都是职责所在,用心播撒希望的种子,愿格桑花绽放得更加美丽。”聂新说。(记者 徐驭尧)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