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月24日,纵目科技未能向员工发放2024年12月的薪水。当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兼CEO唐锐对维权员工回应称,管理层正在想办法,
更早之前,去年10-11月,唐锐提出内部进入“低功耗模式”,全体员工仅能拿到最低工资,封顶1万元,缴纳公积金与社保,当月工资被延迟至次月25日发放。
1月26日下午4点,唐锐在全员会上发言10分钟后,就匆匆下线了。唐锐没有给员工提问的机会。据了解,唐锐称公司正在与某家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但收购方还需要春节后1-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项目尽调与资产评估。
在会上,唐锐称,“公司有意出售智驾泊车业务,但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我们原本希望春节前能够有一笔融资到账,帮大家解决社保问题,很遗憾最终没有实现。”
此前,纵目科技共融资15次,如上表,君联资本、联想控股等知名投资机构都参与过融资。到2022年8月最后一次融资时间结束,纵目科技估值达100亿元。
期间,2021年3月,小米宣布造车,随后6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参与了纵目科技的D轮融资。纵目科技也是小米跨界汽车制造后投资的首批企业。
实际上,纵目科技此前曾冲击科创板,但很遗憾未能上市。2024年3月,纵目科技转向寻求港股上市,当年9月末再度宣告失败。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创始人唐锐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此前在芯片行业工作多年。2016年,纵目科技的辅助驾驶产品在吉利博越车型搭载上车,实现量产。后来,纵目科技还与理想汽车、一汽红旗、长安汽车等车企达成合作。
港股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在2023年实现了毛利率由负转正的状态,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8.9%、-3.5%和3.5%。
毛利率转正,情况已经在好转,但奈何没有资金到账,现金流紧张同时,公司还未实现盈利,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分别取得收入2.25亿、4.7亿和4.98亿元,录得亏损约4.34亿、5.88亿和5.64亿元,三年亏损了15.86亿元。
融资不顺,上市折戟,客户流失,亏损持续,都给了纵目科技致命的打击。纵目科技作为十分有潜力的独角兽创企,如今也难逃资金链窘迫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