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攸县:科技专家组团下乡打通农业发展“任督二脉”

时间:2023-12-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冬天的攸县乡村,看不到“冬闲”气息,油茶林间、蔬菜地里、加工车间,忙碌的不仅是乡民们,还有80名科技专家。近年来,攸县紧跟时代发展,探索“一团一课一基地”科技服务新模式,着力破解“三农”新问题。

  位于攸县高新区内的湖南仙泉自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新采摘下来的无患子经过萃取工艺,最后变成了各类洗护用品。

  “生产工程中,我们的无患子提取液脱色一直存在问题。今年真是感谢政府组织的科技专家服务团队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产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了。”公司负责人董华贵十分高兴。

  往年公司的科技专家仅是湖南林科院二级研究员吴际友,在他的指导下公司带动农户种植了5000多亩无患子树,并选育了3个无患子新品种,为600余户农户每年增收120万元。可是在无患子的加工生产上,他存在专业短板。

  “我的专长是森林选育,工业生产我不懂。幸好攸县构建了团队式、成建制、全方位的科技人才对口帮扶机制,我们与工业生产方面的专家组成团队,从无患子种植到加工生产,给他们解决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过去单一的传统生产,逐渐向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我们改变了以往单兵作战的服务模式,组建了科技专家服务团,下设农业、林业、畜牧、工业4个科技专家服务分团,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攸县人民政府科技副县长李敏谈及这种改变深有感触。

  实践中,攸县在现有科技特派员管理和选派方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选派机制,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整合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组建跨学科、跨行业的科技专家服务团,达到一名科技特派员引来一个专家团队甚至一所高校智力资源的效果,推动科技服务模式由“单兵作战”向“组团联动”转变,实现“订单式”需求和“菜单式”服务精准对接。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以及社会服务这方面的专家亟需。特别是针对现代农业一二三产的加速融合,攸县积极选派一批工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服务,着力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苏小军是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资深省级科技特派员。作为一名食品加工领域的专家,他感到他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县级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方面的技术、资源、思路是最缺的。”

  攸县豆腐和攸县香干是攸县的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开始,苏小军指导攸县豆腐(香干)龙头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创新豆制品保鲜(杀菌)技术、开发豆制品预制菜,让传统的农特产品更符合时代需求。此外,他还联合湖南农科院大豆种植专家组成团队,推进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 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

  目前,攸县豆腐(香干)企业、作坊增至400余家,日加工豆腐(香干)达到3吨以上的企业14家。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建成县级以上特色产业园13家,其中湘东情、南国宏豆、豆尚鲜被认定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大豆原料供应基地稳定在5万亩左右,参与大豆种植的大户、专业合作社达到80余家,全产业链总产值逾20亿元。2023年11月,攸县香干(豆腐)文化展览馆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2023年9月15日,在攸县新市镇新银良种场举办的一场科技专家服务团现场评议课,让攸县江桥街道泥脚巷村党总支书记、种粮大户吴建湘印象深刻,听了专家的现场评议,他看中了一个水稻新品种,准备明年播种。

  “那一次20多位专家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详细的介绍了各个水稻新品种的特点,让我们现场对比,这样的形式非常好。”

  新银良种场,是攸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农业服务分团打造的田间课堂,300多亩的土地今年种植了63个中晚稻新品种,从水稻下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种粮大户和农户可随时到那里观摩了解。

  “以前开展技术培训或者进行新技术的推广,我们单打独斗,方法单一,受众面窄。现在有了团队,我们可以开展多形式的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技术。”县级科技特派员、攸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庞嘉如是说。

  攸县是湘东南的粮食生产大县。不仅是依托这样的田间课堂,攸县还建立了243个水稻种植科技示范户,设立了3个双季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科技专家服务团研究制定了水稻生产标准规范,统一落实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间歇好气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巧施穗肥及叶面肥等高产技术措施,通过核心示范区的带动辐射,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覆盖全县,实现了粮食丰产高产。

  技术咨询与培训是科技专家服务团的主要职责之一,攸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以调查研究、政策宣讲、理论培训、技术实操为内容,创新“田间课堂”、“现场演示”、“基地示范”等形式,综合运用攸县分布在城乡各个角落的“门前三小”送技术下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活动120余场,发放科技资料3.5万份,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9500人次。

  时值初冬,正是油茶花盛开的时节。湖南攸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万亩油茶满山芳菲尽染雪。公司创始人龙政军穿行在花海中踌躇满志,栽下8年的油茶林陆续进入丰果期,今年他又与县内的油茶深加工企业湖南亚美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未来的蓝图在眼前无比美好。

  “攸爱生态农业”是攸县的22个科技示范基地之一。公司侧重于油茶种植,“亚美茶油”侧重于茶油的深加工和产品研发、销售。在科技专家服务团的建议下,两家公司达成合作,各自发挥所长避免重复投资,强强联合形成集油茶种植、茶油深加工、油茶文旅为一体的油茶全产业链,示范带动了周边15家油茶种植合作社、300多户油茶种植户共同发展。

  近年来,攸县聚焦资源优势,按需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破解原来科技专家只为企业提供单项服务的不具引领性,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成果,增加科技专项经费240万元,按照“四有四支持”原则,扶持“有规模、有基础、有特色、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科技特派员下派企业,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22个,为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攸县科工信局负责人介绍,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以22个科技示范基地(园)为技术服务对象,推动企业从传统农业领域向新兴产业延伸,跨界拓展,集中现有优势打通产业链各环节。

  如今,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凸显,示范基地成立博士工作站3个,推广柑橘脱毒容器苗繁育技术等新技术21项,成功引进丰脐橙等新品种36个,2家企业认定为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涉农企业获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一团一课一基地”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抓住了“科技”的属性,拓展了“特”的内涵,优化了“派”的方式,让科技服务具有时代味、泥土味、共富味、改革味,活力持续迸发。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