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央广网武威9月11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实习记者焦丽婷)5259座种植大棚、5250万棒种植食用菌、年产食用菌6万余吨……在武威市天祝县松山镇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的香菇大棚内,一根根菌棒整齐排列在立体支架上,散发出淡淡的菌香,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推着小车穿梭于各个大棚间采收香菇,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9月8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松山镇,探访这座西北小镇如何以食用菌托起增收梦。
近年来,天祝县松山镇依托气候冷凉资源禀赋,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形成集菌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该镇菌业办高级农艺师徐永虎告诉记者:“目前,全镇食用菌种植规模达5250万棒,年产量突破6万吨,占全县的80%左右,高峰期每日发往全国食用菌超600吨,2025年预计食用菌产值达6亿元左右,带动5200余人就业增收。”
同时,该镇食用菌产业链招商成效显着,先后引进均旺、雪原菇事等食用菌种植加工龙头企业7家,新建成菌棒加工企业4家、在建2家,新建种植基地6个,交易市场一个、保鲜库121座7.9万立方米。
“经过不断努力,全镇的食用菌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带动种植农户由2022年的47户增加至现在的881户,种植规模也由690万棒增加至5250万棒。”徐永虎说。
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藏民村村民阿华千多吉正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之一。他曾在外从事翻译工作四年,最终选择回乡创业。谈及转行动因,这位年轻人说:“起初我父亲在大棚打工,我去顶班时发现香菇种植潜力很大,加上政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就决定回来试试。”
2023年,他试种了2个大棚,初尝甜头后,2024年将种植规模扩大至20个大棚,今年更是承包了30个大棚种植香菇,前期投入近130万元。据他介绍,经营得好的情况下,一个大棚年收益约3万元,30个大棚的利润可达80万元到90万元。
“大菇主要销往北方市场,中菇则受南方市场青睐。”阿华千多吉介绍,今年新建成的天祝县高原夏菇交易中心吸引了众多收购商,为香菇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香菇真正种出了“大产业”。近年来,该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县上的第二个10亿级产业着力培育,现已形成以南阳山片区为主,辐射朵什、西大滩、哈溪、祁连等乡镇的产业布局,带动全县5000余户2.1万名群众通过食用菌产业实现了户均增收2.5万元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相关主题展览照片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宇平/摄记者 马宇平编辑 从玉华14年,如今是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阶段;是北京完成奥运史上唯一一次夏季奥运-冬季奥运“双奥”闭环的历程;一棵银杏树幼苗能长成高10米、胸径15厘米的树木。
现场视频!中国空军运20接30名烈士回家 今天13时30分,中国空军1架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从华中某机场起飞,执行赴韩国接运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执行接运任务的运-20返程进入中国领空后,中国空军将派4架歼-20护航。一起接 #英雄回家
郑州富士康近20万人赶工苹果17,员工: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工作日加班费是平时的1.5倍 周末2倍,组里工友基本都选择加班 大家还是想多赚点钱 (报道时间及来源:9月10日 界面新闻)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佑龙 雷静9月11日8:20,郑州交警更新郑州市区道路积水信息:一、主城区积水点一支队:农业高架中州大道南向北二支队:桐柏路汝河路五支队:丰庆路连霍隧道、君兴大道京广涵洞、花园路北四环(断行)、文化路连霍高速、三全路京广铁路涵洞(断行)十一支队:西三环翠竹
郑州雨停了?警惕!强降雨主力预计今天11点后抵达,19条公交线日),郑州主城区的雨水暂歇,但这只是强降雨过程中的一个短暂间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根据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一场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即将抵达,市民切不可因眼前的雨停而放松警惕。事实上,就在郑州市民感受降雨减弱的同时,河南多地正经历着猛烈暴雨的冲刷。